梁朝偉微博致歉【給所有夫妻的一個忠告】

“道歉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這是婚姻中夫妻備受爭議的一個問題,當劉嘉玲做客電視節(jié)目時候說的一段話,被狠狠撒了一波狗糧:
少見地談到與老公梁朝偉婚后近10年的相處之道,和生活中充滿儀式感的細節(jié):情人節(jié),你可以不送珠寶,但花得送!
梁朝偉每次做錯事情的時候都會寫道歉卡,她也會一一收下并好好珍藏,多年后拿出重溫時,還會用來“提醒”對方過去曾犯過的錯。
是不是被這個舉動暖到了?
生活中夫妻兩人不吵架已屬難得,更何況愿意花心思道歉,想必這就是所謂的真愛了吧!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女人能夠拒絕充滿儀式感的男人。
說到道歉,我向來覺得,道歉一定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跟矯情無關(guān),而是關(guān)于,你對我的重視,對幸福的敏感。
“婚禮真的有必要嗎?”
這是《奇葩說》里備受爭議的一個問題,當黃磊做客時候說的話,讓我沖動地想嫁給他:
“我經(jīng)?;孟肱畠撼黾薜漠嬅?,我一定會哭。但如果有一天,那個男的跟我女兒說,沒有婚禮。那我就會跟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的一個儀式感都沒有,我覺得是不對的。”
對,就是這種儀式感,我們才會羨慕黃磊和孫莉相愛22年還恩愛如初。
“舉辦婚禮是用儀式來見證我們一生的愛情,用儀式的方式,給對方、給自己、給他人一種見證”,他說。
當年他和孫莉結(jié)婚時,卻是裸婚,簡單隨意得讓人不敢相信。
據(jù)夫妻倆后來回憶,那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早上,一起床,黃磊對孫莉說了句:“咱們結(jié)婚吧!”
然后,兩人洗漱完畢,直奔民政局。沒辦婚禮,沒買戒指,沒有誓言,結(jié)婚照還是在家里隨手拉塊紅布拍的,別說儀式感了,連最基本的儀式都沒有。
為了彌補缺憾,2015年,為紀念兩人相識20周年,黃磊和孫莉在兩個女兒的見證下補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
多數(shù)女孩想要的婚禮,其實就是儀式感。
宋丹丹曾參加完賈乃亮和李小璐的婚禮當晚,就發(fā)了一個微博:“參加小璐的婚禮,幾次眼淚涌入眼眶,突然明白:我,為什么會有三次婚姻?因為,我從來就沒有一次像樣的婚禮?!?/p>
讓人淚目。
愛情需要儀式來見證,而婚姻,則需要儀式來維系。
婚姻也需要儀式感嗎?
愛情再轟轟烈烈,終究也要歸于平淡的生活。而儀式感之所以重要,基于一個頗令人失望的殘酷事實:這一刻永不再來。
沒有儀式感的生活,就像是一碗白粥,只有碗和粥,連潤色掉味的蔥花也沒有,連一點鹽味都舍不得放。
德國作家洛蕾利斯寫過一本書,叫《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
書里說: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不是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地面對生活。
看鄧超和孫儷的微博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紀念日他們都不會錯過。
孫儷曾在采訪時提到,很多夫妻相處之道她都是從鄧超身上學(xué)到的。
從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再到兒女雙全,有一種隆重感,始終伴隨著這個家庭每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
其實孫儷和鄧超婚姻保鮮的最大秘訣是讓儀式感不期出現(xiàn)在生活中,給予對方驚喜。這樣,那一刻也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你不妨可以試試。
“ 為愛花心思,是我對你最長情的告白。 ”
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增添婚姻的幸福值,何樂而不為呢?
相愛太過美好,美好到讓人忍不住做傻事兒,那些忍不住重復(fù)做的傻事兒成為儀式感。
平淡如水的生活需要儀式感嗎?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該擁有詩意的世界?!?/p>
曾經(jīng)韓國一個《30天的承諾》的短視頻刷爆了朋友圈。
5分20秒,看完的人紛紛落淚,因為里面全是我們的影子……
特別戳心。
短片中的女主,離婚的最后30天,要求丈夫每天和自己擁抱,親吻,親手,說我愛你。
丈夫說:“那段時間我所忽略掉的她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又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p>
有心理專家認為: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散了,那張臉看著看著就倦了。你覺得是因為生活的平淡和瑣碎,耗盡了彼此的激情。
其實,只是你,
忘記了當初那個執(zhí)著去愛的自己,
忘記了當初為什么要選擇和這個人一起走下去,
忘記了去實現(xiàn)曾經(jīng)許下的那“愛的諾言”。
原來,我們不是不愛了,而是“忘了”如何去愛。
愿,有人陪你看盡繁花盛世,也陪你看細水長流。
分手也需要儀式感嗎?
《前任三》中的林佳和孟云,最后在分手的時候,讓我哭成了狗。
林佳:“你不要我了怎么辦?!?/p>
孟云:“那我就像至尊寶一樣去最繁華的街道喊一百遍‘林佳我愛你’。”
孟云:“那你不要我了怎么辦?”
林佳:“那我就吃芒果,吃到死為止。”
最后,孟云真的頭戴金箍,扮成至尊寶的模樣,在最繁華的廣場,一遍又一遍,聲嘶力竭地喊“林佳我愛你”;
最后,林佳真的大口大口地狂吃芒果,因為過敏被送到醫(yī)院。
我本以為孟云穿成至尊寶的樣子是想挽留,卻在看到林佳拼命吃芒果的時候才明白 ,原來是在放手 。
這是屬于他們的分手儀式,只有用力愛過的人才會擁有。
就像電影里的那句話:分手,就要好好說再見。
體面地告別,其實是放過對方,也是成全自己。
一個人的時候更需要儀式感
童話里,小王子問狐貍:“儀式是什么?”
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p>
儀式感不僅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需要儀式感,一個人的時候,更需要儀式感。
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飾演的霍莉很喜歡蒂凡尼,所以,每個清晨,她都要穿著漂亮的晚禮服,站在蒂凡尼的櫥窗前,一邊吃早餐,一邊看著櫥窗里心愛的蒂凡尼。
要穿著最優(yōu)雅的衣服,精心打扮,去見最喜歡的東西,這是赫本的儀式感。
知乎上曾有人問:生活為什么需要儀式感?
點評最高的回答:儀式感是為了讓你覺得,你是在生活,而不是只是生存。
生活已經(jīng)很糟糕了,我們都該知道如何在這糟糕的日子中讓自己快樂起來。不要對生活隨便,更不要對自己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