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上市公司一覽(中國基站上市公司排名)

為大家解答關于 基站上市公司一覽,針對“基站上市公司一覽”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中國基站天線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分析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基站上市公司一覽咋回事。
本文核心數據:基站天線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等
1、中國基站天線行業競爭層次
基站天線制造屬于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具有一定技術壁壘,行業內企業眾多,競爭較為激烈。目前,國內從事基站天線制造的公司主要有華為、京信通信、通宇通訊、摩比發展等少數幾家企業,競爭格局較為清晰。其中通宇通訊、摩比發展、京信通信等少數幾家廠商擁有Massive MIMO技術優勢,且通過與華為、中興等下游設備商合作開發天線射頻一體化設備以掌握射頻技術,在天線射頻一體化趨勢下,競爭優勢顯著。
按注冊資本來看,我國基站天線廠商中,華為注冊資本較高(超過300億元),盛路通信、亨鑫科技、中信科移動注冊資本在8-300億元之間,京信通信、通宇通訊、摩比發展等注冊資本小于8億元。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我國基站天線廠商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等地。
圖表3:中國基站天線行業企業區域分布熱力圖(圖表搜索原文可得)
2、中國基站天線行業市場份額
ABI Research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基站天線市場格局趨于穩定,全球Top3天線廠商華為、凱瑟琳、康普占據了接近7成基站天線市場份額,2020年華為占據了最高的市場份額,達到35.1%。國內華為、京信通信與通宇通訊均進入全球前十。5G時代的天線和射頻將實現一體化集成,由主設備廠商(華為等)提供一體化產品的趨勢明顯,隨著天線采購方由運營商變為主設備商,主設備商話語權提高,未來天線行業的廠商將逐步整合,向頭部集中。
注:目前國內暫無權威機構統計基站天線廠商市場份額,且國內部分龍頭企業(如華為)未披露相關營收規模數據。故此處以全球市場份額進行分析,可看出中國企業中華為、京信通信、通宇通訊在全球市場較為領先。
從中國電信運營商集采項目中標份額來看,2020年京信通信、華為、中天寬帶排名前三,市場份額分別為17.4%、16.7%、14.5%,武漢虹信(中信科移動)、平冶信息等緊隨其后。
3、中國基站天線行業市場集中度
從中國電信運營商基站天線集采項目中標廠商市場集中度來看,2018-2019年,CR5在80%以上,2020年下降至73.3%。整體來看,基站天線行業市場集中度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基站天線具有技術壁壘,對于設計和制作工藝具有一定要求,中小企業難以實現技術的突破,在市場中很難與大企業進行競爭。此外,頭部主流基站天線廠商擁有雄厚的資金、技術積累和客戶資源等優勢。
4、中國基站天線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國內基站天線廠商主要為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提供基站天線產品。其中,京信通信連續8年被EJL Wireless Research評為全球一級基站天線供應商;通宇通訊已形成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的完整產品線,在3D Massive-MIMO以及產品的小型化上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優勢;華為為全球TOP 1天線廠商,以上企業基站天線業務競爭力較強。此外,摩比發展、中信科移動、中天寬帶、亨鑫科技在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集采項目中優勢明顯。
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基站天線集采項目為2021年中標候選人報價,中國移動基站天線集采項目為2019-2020年中標候選人報價。
5、中國基站天線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傳統天線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行業競爭十分激烈,而5G天線準入門檻較高,市場由華為等頭部廠商主導,行業集中度較高,現有競爭者競爭較為激烈。
從上游來看,基站天線產業鏈上游主要為五金材料廠商、塑料材料廠商、電子元器件供應商等,部分上游供應商準入門檻較高,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從下游來看,基站天線下游消費者主要為設備供應商和電信運營商,其中運營商的資本開支直接影響天線行業的市場規模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等運營商對基站天線產品采購擁有絕對分量的話語權。
從替代品威脅來看,由于行業產品特性和技術特征,基站天線行業替代品威脅較小;
從潛在進入者的威脅來看,受資金和技術限制,行業進入壁壘較高,基站天線行業潛在進入者的威脅不大。
基站上市公司一覽,現在,你了解 基站上市公司一覽(中國基站上市公司排名)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前瞻產業研究院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