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貸借款正規嗎【催收心切開啟瘋狂強制執行】

撰文 | 陳大柴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由于前幾年大肆擴張導致“以貸收費”亂象叢生,中銀消費金融正遭遇壞賬纏身。為了盡可能挽回逾期貸款損失,中銀消費金融將數萬借款人告上法庭,同時把此前的綜合息費年化利率降低至24%以內。
判決書顯示,法院對中銀消費金融合同約定的貸款動用費收取、滯納費及利息棘手總計年利率超24%的情況不予支持。中銀消費金融自愿調整為以年利率24%計收,要求逾期的借款人償還逾期本金、利息、滯納費、律師費。
「消費金融頻道」發現,一位借款人在2015年從中銀消費金融旗下的新易貸貸款15萬元,下款即被收取5550元動用費,該借款人逾期后,中銀消費金融向法院發起訴訟。法院在審理該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時,認為中銀消費金融收取的動用費性質屬于當扣利息,應從借款本金中扣除。
同時,法院認為借款合同約定的滯納費性質實為違約金,如果按照合同同時收取滯納費和約定的利息,兩項費率合計已超過年利率24%,明顯過高。對此,中銀消費金融將借款息費調整為自借款人逾期之日以所欠本金為基數按照年利率24%計收利息和滯納費。
根據企查查收錄的信息,中銀消費金融涉及的裁判文書數量已達34487份,涉案總金額為129億。從中銀消費金融的借款合同糾紛情況來看,中銀消費金融顯然想通過最直接有效的法訴手段催收逾期壞賬。
借款人若在法院宣判之后仍不還款,中銀消費金融便申請強制執行,對借款人的房產、車輛等資產進行凍結和拍賣。然而,一些借款人在法院強制執行后,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中銀消費金融當初在授信審查和貸款管理方面不夠審慎。
中銀消費金融曾因業務不合規創下持牌機構處罰記錄,一年內連續收到三張罰單。2018年10月,中銀消費金融被上海銀監局要求責令整改,并處罰款150萬元。處罰的原因包括借款人收入情況貸前調查未盡職,未嚴格執行個人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規定,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蹤檢查貸款資金使用。
2018年5月,上海銀監局對中銀消費金融進行處罰,罰沒合計人民幣138.68萬元。罰單顯示,中銀消費金融在2016年辦理部分貸款時,存在以貸收費的行為。
除了違反信貸管理規定被罰,中銀消費金融還因征信不合規被監管點名。2018年10月,中銀消費金融違反違反《征信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被罰款10萬元。
中銀消費金融作為最早一批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開業后其業務依靠貸款中介機構一路狂飆,直至逾期和不良風險爆發,中銀消費金融信貸管理和風控能力短板才徹底暴露出來。
早年間,中銀消費金融是一家名副其實的收取砍頭息的持牌機構。由于缺少線下直營門店,中銀消費金融便借力地方的代理和中介展業,在此過程中,中銀消費金融發放貸款時以貸收費亂象滋生,收費名目有貸款動用費、包裝費、外訪費等。
在監管和借款人監督下,中銀消費金融在2017年7月左右,取消了各種收費項目。中銀消費金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中銀消費金融的確存在以“外訪費”、“動用費”等名目亂收費的現象。在監管未明確禁止收取相關費用的時期,行業內各金融公司均默認以額外服務賺取費用的做法。
在中銀消費金融與代理商簽訂的協議中,代理商必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以確保對壞賬進行代償。同時,中銀消費金融從借款人處收取2%~3%的手續費,用于支付給代理商的傭金。但是,中銀消費金融試圖將信貸風險轉讓給代理商的做法并不能避免高壞賬率。
2015年至2017年,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爆發,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拉升的同時也呈現出較多壞賬隱患。出于聲譽的考量,一般鮮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公布資產不良情況,但事實上當時有的消費金融公司不良資產率已超過10%。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末,消費金融公司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4.11%,貸款撥備率4.18%。隨著監管加碼整頓現金貸市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粗放擴張型展業模式已不符合監管要求,更加注重產品、技術合規成為行業主流方向。行業趨于合規后,貸款不良率明顯下降。
據中銀消金財報,截至2018年底,不良率3.15%,較之前已有所下降。2018年新增貸款中,線下業務量占比仍然超過9成。在業務轉型和合規要求下,中銀消費金融逐漸走下盈利冠軍的寶座。
2019年,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43.15億元,較2018年的50.59億元減少14.71%;凈利潤 6.59億元,較2018年5.59億元增長約17.89%。而中銀消費金融在2017年曾以凈利潤13.75億元排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首位。
中銀消費金融總資產規模居持牌消金機構第五,僅次于捷信、招聯、馬上、興業。作為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始終處于前列。由于線下擴張團隊的回撤,以及監管對產品利率的把控,中銀消費金融至今也難再回到凈利10億元梯隊。
據不完全統計,中銀消費金融目前已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26家區域中心,旗下擁有“抵押消費貸款”、“信用消費貸款”、“交易分期消費貸款”線上線下融合的三大產品體系,具體產品包含新易貸樂享貸、業主貸、保單貸等。
本月月初,上海銀保監局批復并核準了田紅艷擔任中銀消費金融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開業十年來,中銀消費金融已經迎來了第三位總經理。新一輪人事調整,可能會給中銀消費金融業務帶來新的轉機。
近期,銀保監會下發一則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涉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公司治理、資產質量、業務合規經營三個方面。監管要求必須完成2017年以來自查和監管檢查發現的問題的整改,并對照2020年亂象整治工作要點,徹查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
以中銀消費金融為樣本,可以看到持牌消費金融發展十年來,推動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邁入快車道。作為消費金融領域里的“正規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機構監管仍處于主導地位的當下,時刻面臨著合規風險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