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售賣過期食品【全家聲明“打臉”】

在該微信公眾號公布的評測視頻中,有兩家上海的全家便利店被稱售賣了過期食品,根據視頻顯示的內容,分別是上海復旦大學內的全家便利店,售賣了過期的“紅豆麻薯QQ球”;地鐵二號線靜安寺站內的全家便利店,售賣了過期的“藍莓戚風面包”。
然而,當兩家門店所在區的市場監管部門上門檢查后,卻未能發現任何問題,全家位于普陀區的上海總部經查,也暫未發現問題。
1月8日下午,全家方面發表了聲明,堅稱第一時間已內部自查相關文章提及的門店,沒有發現過期食品。全家還稱,其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復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的過程行為。全家方面表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全家和“藍莓評測”,到底誰說的是真的?還是兩者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
這樁“羅生門”有了最新進展,1月9日深夜,“藍莓評測”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更多信息。
根據“藍莓評測”最新公布的一段評測視頻,其2018年11月20日16時43分在上海地鐵靜安寺站內全家門店購買到的“藍莓戚風蛋糕”已于11月19日24時過期。“藍莓評測”負責人肖先生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機構所有證據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愿意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同時接受公眾的監督。
如果相關評測視頻經過驗證確認真實性無疑,且具體評測過程能確保客觀公正,那么回看全家方面的聲明,恐怕是要“打臉”了。
但必須指出的是,“藍莓評測”此次曝光全家的過程也有值得商榷的問題。
查看其1月8日公布的評測視頻,只是把全國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便利店有售賣過期食品這一評測結果公布了出來。至于具體都是哪些門店于何時售賣了哪些過期的食品,這些食品分別過期了多久,均未在視頻中有詳盡的公布。視頻中雖然曬出了部分評測人員購買的過期食品和小票憑證,但在視頻制作的時候打上了“過期”的字樣,遮擋住了一些關鍵的細節,難以辨認。
如此語焉不詳,很難讓人完全相信“藍莓評測”相關評測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除非其及時拋出更多具體證據,因而在相關信息發布后,“藍莓評測”普遍遭到輿論質疑,有不少人甚至認為該機構有“敲竹杠”之嫌。
這種情況在監管部門暫時未查到問題及全家發表聲明自辯后更是加劇。而相關具體證據直到20多個小時后才對外拋出,因此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藍莓評測”此前被懷疑,也要從其自身尋找原因——沒有第一時間公布有說服力的關鍵評測證據,主觀上有借助信息不對稱操縱輿論,為自己這個機構博取更多關注之嫌。這種行為讓不少消費者“擔驚受怕”了好一陣,引發了較差的社會效應,是有欠妥當的。
在最新公布的信息中,“藍莓評測”還針對全家方面的其他聲明內容逐一回應。
此前,全家方面稱其依循內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制度,嚴格管控食品效期,鮮食、面包、甜點等食品提前一小時下架報廢,其中部分鮮食搭配標簽預警機制,臨期商品在門店無法售賣。而“藍莓評測”稱其買到了許多沒有提前下架報廢的過期食品,且有不少過期時間超過了一兩個小時,說明全家部分門店的臨保食品管理并沒有其聲明的那般完善。
此次事件中,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全家稱有門店監控視頻發現有人“異常購買”。全家內部人士表示,所謂異常購買行為,是指有消費者故意選好即將過期的食品,再拖到其過期后結賬,但目前發現這種異常行為的監控視頻僅來自廣州的全家便利店。
顯然,僅憑一座城市一家門店的異常視頻,就斷定自己所有相關門店是被“栽贓”的,都未曾售賣過過期食品,這樣站不住腳。
對此,“藍莓評測”公開叫板,認為全家不妨公布具體的“異常購買”監控視頻,再進一步對質。